群光電能目前是台灣前三大、全球前五大的交換式電源供應器供應商,NB及遊戲機電源供應器全球市占率居頂尖地位。2013年底上市以來,連續兩年股息配發率超過75%,其中現金股利配發率更達70%以上。
現在的營運成果優異,很難想像幾年前卻是讓母公司群光電子頭疼不已、幾近束手無策的燙手山芋。
群光電能前身高效電子是群光電子百分百的轉投資事業,1990年成立,專司電源供應器事業。由於經營不得法,營運載浮載沉,2005年終於全面崩盤,每股稅後虧損3.03元,幾乎吃掉母公司群光的獲利,本身更落入虧空股本的困境。
現任群光電能董事長兼執行長林茂桂指著群電近15年每股純益的分析圖表苦笑說:「凹下去的那塊就是因為認列群電虧損所造成。」
群光苦思對策,鑑於電源供應器是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關鍵零組件,最後決定不放棄這個虧損累累的轉投資事業。董事長許崑泰派出集團內的最佳救援投手,當時任職群光副董事長的林茂桂出面挽救,最後終於起死回生。
林茂桂說:「剛到群電時真的很慘,幾乎所有大小客戶都跑光光了。」但問題不止這樣。研發人才不足、產品設計不佳、製造品質不良、業務只會殺價、採購風險腐敗、內部管理沒有制度、及員工士氣低落等,一環緊扣一環,到處都是急待處理的問題。
林董臨危受命 拿到救命訂單
面對糾結的重重困境林茂桂第一步是親自拜訪國內外各重量級及國際級客戶。林茂桂說:「身為製造業,爭取訂單當然是最重要。」儘管挾帶群光的充沛資源,但一開始的親訪過程卻令他十分沮喪。客戶只對與群光做生意有興趣,對高效則是給予閉門羹。
林茂桂笑著說:「當時被K得滿頭包,以前做群光生意都抬頭挺胸,覺得因為高效地位都矮了好幾截。」於是林茂桂換個方向大膽出招,不求群電的老客戶再給一次機會,轉而積極爭取新客戶、新產品。
這個讓群電起死回生的關鍵產品就是遊戲機。美系遊戲機大廠看在與群光交情的老面子,給予群電試做機會。在林茂桂對產品品質的堅持與努力下,群電做出的遊戲機電源供應器獲得美系客戶高度肯定並下訂單。
由於遊戲機電源所需的規格比NB、PC電源供應器都要高,有能力生產高品質的遊戲機電源,等於證明群電在其他電源產品的產製能力。這名美系客戶的認可與「背書」,重建群電的信譽,更產生「拋磚引玉」的效應,原本給吃閉門羹的其他國際級客戶也回頭,訂單陸續接踵而來。
他說:「很感謝客戶給群電訂單。」由於群電提供好的品質與服務。林茂桂說,群光集團辦公大樓到處可見「No Quality, No Sales」的標語,產品品質對群光集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產品要設計好,研發人才是基本要求。說起招募人才,林茂桂分享一則趣事,當時人資向他報告,用「高效電子」的名義刊登徵才廣告數月,卻沒有一封求職回應。於是他靈機一動,教人資一個「撇步」,在招募文案上加註「為群光集團子公司,規劃未來三至五年內上市」,有投資入股、內部創業機會,果然產生很大效果,求職信如雪花般飛來,才成功引進所需要的產品研發人才。
三絕招調筋骨 市占率大躍進
人才引進、產品設計與品質精進三管齊下,幫助群電站穩第一步。此外,為強健公司體質、重整士氣、建立紀律及制度,林茂桂也帶進群光重視執行力、強調團隊合作的企業文化,同時深化對員工的照顧,終於讓群電慢慢從谷底爬起、露出生機。林茂桂表示,儘管如此,還是辛苦了兩、三年,每股純益2005年是「負3元」,在2007年開始轉正。
群電在2008年起脫胎換骨,更以驚人的成長擴張速度,在電源供應器市場攻城掠地。在PC產業全盛時期,NB電源供應器市占率從2008年的17%,大增至2013年的34%,此後一路穩居產業頂尖地位,2015年更達到38%。而遊戲機電源不僅讓群電成功翻身,更讓日系遊戲機客戶回頭成為親密戰友,共同推升群電的遊戲機電源供應器全球市占率世界第一。
群電營收由2009年的144億元成長到2014年270億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3.3%,為台灣電源供應器廠之冠。股東權益報酬率過去五年平均高達19.15%,是國內少數連續五年均超越15%的上市公司。
群電去年每股純益3.16元,創歷史新高。群電從當年拖累母公司獲利包袱,今天成為挹注母公司的助力;從乏人問津到成功上市,一路走來相當艱辛。
群光集團董事長許崑泰的慧眼識英雄,與群電董事長林茂桂的最佳救援,不僅讓台灣資本市場多一個優質選擇,也讓台灣科技大廠在全球電源供應器市場奪下重要的位置。